让传统艺术“复活”,他们这样做-环球速看

艺术具有多样性,这是一直以来大家都遵循的一个点,在多样性的面前,艺术才有焕发出来勃勃生机的可能性。一旦艺术局限于某种单纯的表达之后,艺术也就死了,除了技术上的革新之外,艺术在表达之上便不再具备突破的可能。然而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事实上去做的时候却很难具体实施。我们需要的是艺术具有多样性,然而却没有人敢于站出来呼喊一声。

今天给大家推荐影片《篷车队》就用一种实际行动的方式印证了艺术的多样性,这是一种证明,同时也是一种鼓励,鼓励那些追求艺术多样性的人,鼓励那些对于艺术多样性有着追求的人。

《篷车队》讲述了一个穷途末路的电影明星希望能在百老汇的舞台上东山再起,然而实际上却面临了另一种尴尬。导演需要排一出莎士比亚经典的舞台剧,然而对于这位曾经的电影明星来说,这样的舞台剧限制了他的发挥,因为不会芭蕾舞表演,他原本的表演也无法正常发挥。愤怒之余,这位电影明星怒斥了导演的循规蹈矩,愤而离席。


(相关资料图)

被电影明星所批评的一个女演员收到嘱托来代表所有人给这个电影明星道歉,然而在交流的过程中,电影明星逐渐的理解了所有人的苦衷,他甚至跟这个自己原本并不喜欢的女演员建立了某种暧昧的关系。于是,电影明星重新回到了剧组,并开始了自己的表演,然而事实却很难回避,这出戏剧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没有新意。

剧组的所有人重新回到了沮丧的情绪当中,电影明星见状突发奇想,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重新编排一部舞台剧,我们无需遵循经典,不用沿着原有的舞台剧的框架来编故事,是不是会更好,众人被这个想法惊呆了,且很快的纷纷称赞遵从,于是,一出别具一格的舞台剧开始了自己的巡回演出,再进行了很多次大获成功的巡演之后,这出舞台剧被认为是成功的。电影明星的思路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原本濒临解散的剧组也重获新生。

《篷车队》带领着我们品味的是经典,与此同时,它的戏中戏的内容也在预示着舞台剧在上世纪的发展脉络。原本的舞台剧遵循的是经典的名目的不断地演出来获得声誉。然而在电影事业不断发展的上世纪五十年代,舞台剧逐渐的没落了,没落了的舞台剧不再能撑得起原本属于自己的观众群体,于是,如何创新,如何才能更好的留住观众这成了每一个剧组的负责人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片给出了一种思路,这种思路之下,是将原有的舞台剧与电影相融合,使之不再遵循着原有的经典框架讲故事,而是跳出了这个框架之外再去看看有没有别的可能。这首先是在故事的编撰之上的一种创新,这种创新使得舞台剧原本的严肃的氛围被打破。

电影明星原来被要求出演的是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虽然这是一出经典喜剧,但是要想带给观众不一样的东西实在是太难了,对于一帮照猫画虎的人来说,这种困难一方面牺牲了自己的优势,另一方面将自己的劣势和盘托出,这样的表演很难获得成功。

而改良后的整个剧组演绎的是自己的故事,是自己即兴的故事,这种故事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演员们自己的生活,这种来源就决定了演员们在出演的时候是可以做自己的,是可以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或者最适合的表演来诠释内容,这样一来,演员们的发挥就很开放了。而舞台剧本身也就不拘一格了,这对于演员来说是好事情,这对于观众来说亦是如此,因为没有了参照物,看到的是新鲜的故事,观众们对于好坏的评断就没有了依据,演员们的发挥就不受任何的影响了。

当然,质量依旧是基础,但是在开放的创作形式之下,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各种新鲜的血液不断地融入到舞台剧中,不断地丰盈着舞台剧的形式,这对于一个经典的艺术表达方式来说是促使其不断成长的动力,这当然是一种不错的思路。

因此,《篷车队》作为一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影片,它所具备的核心观点就是如何让传统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来新的生命力,答案就是不拘一格,这不仅仅是对于舞台剧来说,更是对于任何形式的表演而言的。当我们开放包容本着一颗接纳吸收的心来对待艺术的时候,我们的艺术形式就是生机勃勃的,相反,如果我们将艺术归结于某一种固定的类型且一次作为约束的时候,创作者为了获奖便不住的朝着这个固定的形式发起冲击,这对于艺术而言是一种灾难。然而今天的很多创作者们却乐此不疲,这无疑是一种讽刺。

……

你好,再见

责任编辑: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南非城市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3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